五台山

位于五台县东北,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由五座山峰环抱,峰顶平坦得名。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现存寺庙58座。

台内五峰:黛螺顶、菩萨顶、寿宁寺、灵应寺在四周坐落,与腹地巍然高耸的大白塔相呼应,就像五座山顶下秀丽挺拔的“台内五峰”。

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创建于明成化年间,明万历年间和清康熙、乾隆年间都曾重修和补修。由于地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半山腰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

碧山寺:又名普济寺,也称广济茅篷,是五台山唯一最大的十方丛林,创建于北魏,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重建,殿堂宏伟壮丽,戒台殿堂内保存着缅甸玉佛。

龙泉寺:又名九龙岗,建于宋朝,清代重修山门,汉白玉石雕牌坊建造于1920年至1924年。 金阁寺为唐大历5年(770年)代宗前豫诏高僧赴五台山修功所建,铸铜为瓦,瓦上涂金,所以称金阁寺。

南山寺:创建于元治元年间,民国初年重建。现存寺内大光治元5年(1339年)石碑记载,当时称大万圣佑国寺,由佑国寺、极乐寺、善法堂三部分组成。

菩萨顶:又名真容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471年-499年),明永乐初年曾予改建,称大文殊寺,明万历年间重修,占地9100平方米,有殿堂楼房110多间,是黄庙(即喇嘛庙)之首,清代是扎萨克大喇嘛的住处。

显通寺:座落在五台山中心区大白塔北侧,菩萨顶脚下,是五台山佛教圣地中历史最悠久的一座寺庙。显通寺前身是东汉永平11年建造的大孚灵鹫寺,和洛阳白马寺同为国内最早的寺庙,是中国佛教的策源地。寺院占地120多亩,有殿堂楼房400多间,中轴线上一连7间大殿,东西廊房对称配合,建筑样式各异,堪称明清寺庙建筑的典型。

大塔院寺: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的大白塔处,寺以塔名,颇为得体。该寺原为大华严寺塔院。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全山“青庙十大寺”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金国重点寺院。大白塔始建於何时,目前已难以稽考。《清凉山志》载,此塔在汉明帝以前就有了。

圆照寺: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年间建,明清屡修,现今占地面积一万二千六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八十余间。寺院坐落的地势稍高,所以显得开朗。站在山门前的平台上,俯视显通寺、杨林街,平望大白塔,使人心胸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