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二)——和顺古镇

据说是因为有河绕村而过,取名“河顺”,后以“士和民顺”为意,改名和顺。云南是个多民族的地方,但是和顺是始建于明朝的汉族古镇,主要是从事军屯的人,有寸、李、尹、刘、贾五大姓,保留着明清的建筑风格。也是因为春节之前,镇上游人并不多,显得清净静谧,穿街走巷,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历史和文化。

和顺古镇的入口牌楼

镇口有两座石拱桥跨越小河,又称双虹桥,首先映入的是朱镕基题写的“和谐和顺”影壁

镇上有众多的客栈,隐在各个角落,主要街口都有指示牌

干净的小巷,古朴的建筑,古典的布置

大月台是形似月牙的建筑,是和顺建筑的特色,每一个巷口,或是公共建筑,或是大户人家门口必有一个月台,有的还有照壁以遮蔽风水,人们在上面植树、置凳使月台作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场所。

沿着小河,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古朴典雅的小亭子,这就是全国独有的洗衣亭,在和顺共有六座。洗衣亭可以洗衣,纳凉,也可以遥望远方,寄托相思。和顺男人亦儒亦商亦农亦走四方,为了让家中的女人在洗衣时不被风吹日晒,就建了这样的亭子(建于清道光年间),作为远走他乡的和顺男人对自己女人最平易的馈赠。

刘氏始祖刘继宗,原藉四川重庆府巴县梁滩里刘家坡,少即美武,能专马通兵机,以武功名于世,明洪武十五年(1378年)随军奉调来腾,任南甸招刚,选充总旗官。其子拜小花升任南甸州同,子孙数代世袭此职。刘征宗落藉腾冲时,邀寸氏祖寸大师庆考查山水,卜居阳温墩为世代聚族而居的宅地,为有谱记载最早到和顺定居的汉人始祖。刘氏宗祠建于清咸丰五年,建筑临溪伴水,宗祠两侧园中植以梅兰竹菊,环境清幽,存有“永免钱粮”、“保我子孙”乾隆时的古碑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碑;还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家堂”(供奉祖先的神龛)。

李氏始祖赫师波,明代洪武年间由重庆巴县随军到腾冲戍边,后居阳温登。李氏宗祠依山而建,因地势陡斜,劈山填土,施工极为困难,自民国九年(1920年)破土动工,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竣工,历时六年。李氏宗祠以布局宏伟、地势高峻、视野开阔、风景优美而著称。

元龙阁建于明代崇祯年间,清朝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位于和顺龙潭之畔,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

艾思奇(1910年-1966年),原名李生萱,哲学家。腾冲人,蒙古族后裔。1910年出生于和顺李家大院,“艾思奇”的名字是从英文SH(其英文转写Sheng Hsuen)得到灵感,并成为自己的笔名。艾思奇对毛泽东自身哲学的形成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被认为是毛泽东的御用哲学家。其故居已经成为纪念馆。其墓地位于后山上。

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于1924年由华侨集资兴办,楼房建筑中西合璧。

在和顺古镇,最喜欢的美食依然是饵丝,不过这次也尝了稀豆粉和土锅子,味道不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