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游记(一)——厦门大学

南方的大学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葱葱的,之前去重庆大学和中山大学,印象都非常不错。这次在厦门,俨然厦门大学已经成了当地一个必游的景点,漫步其中,感觉比中山大学似乎多了一些阳刚之气。

厦门大学依山傍海,应该属于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厦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中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副部级)。

群贤楼群

厦门大学群贤楼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厦门市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场上。以居中建筑、装饰最考究、体量也最大(2725平方米)作校办公用的群贤为名。东边为集美、映雪,西边为同安、囊萤,建于1921-1922年,建筑面积9576平方米。为陈嘉庚独资兴建厦大的主楼群。囊萤、映雪很长时间作学生宿舍,现已调整与同安、集美一样做教学、科研用房。楼群最大特色”: ①古今、中西合璧式。②楼梯石板悬挑式。③清水雕砌特大的张灯结彩、垂珠彩帘吉祥:图案式。在当时,三大特色均是独一无二,为此,1989年后厦门市把它定为古建筑保护单位。群贤楼群是厦大最早最古老的建筑群,也是建校之初的第一组建筑。这里不能不提一下厦大的建筑风格,可能也是厦门很多同时期建筑得风格,在网上曾有人提及穿西装带斗笠式的建筑风格,就是在西式得楼体上面-比如罗马柱,加上中国南方的尖翘的斗拱和飞檐,形似斗笠故名,据说这是南洋华侨思乡和不满列强欺压得象征。此外,厦大校园内的建筑群无论新旧大多是一主四从的建筑结构——像群贤楼群/颂恩楼群乃至建南大礼堂。群贤楼群包括群贤主楼,两边对称的分别是同安楼集美楼-取自地名,和囊萤楼映雪楼,取自囊萤映雪的典故,有劝学之义。群贤楼对面是陈嘉庚先生的塑像。据说厦大的第一个党支部是在这里成立的。

建南大礼堂,很有气势啊!

建南楼群

由成义楼、南安楼、建南大礼堂、南光楼、成智楼5幢建筑组成,建于1951年至1954年。时成义楼为生物馆,南安楼为化学馆,建南楼为学校大礼堂,南光楼为物理馆,成智楼为图书馆。2000年至2003年维修。在建南大礼堂门口可以眺望到校外面的大海。

陈嘉庚创办学校从不为自己留名,但对他人的支持和赞助,却铭记于心。李光前先生长期竭力资助厦门大学,故芙蓉楼群和建南楼群的命名多与李光前有关。李光前祖籍为福建南安芙蓉乡,故有芙蓉楼群及南安楼之名。“成义”、“成智”则以李光前的亲属名来命名。而“建南”大礼堂则是与集美学校的“福南”大礼堂相呼应,两者合起来即是“福建南部”,寓意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是福建南部教育基地。

建南楼群建于一山冈上,沿山势呈半月形围合排列,南临上弦体育场,故又称上弦楼群。中式风格建筑建南大礼堂位居中央,其余4座西式风格建筑分列两侧。成义楼、南安楼、南光楼、成智楼4幢楼的结构和形制基本相同,均为3层建筑,平面呈内廊式布局,石木结构,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屋顶为双坡顶,面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开拱形窗,角柱作“出砖入石”装饰。4幢楼的建筑面积分别为5710平方米、4614平方米、4518平方米和3848平方米。建南大礼堂前部为门楼,后部为礼堂主体,石木结构。门楼共4层,建筑面积5578平方米。屋顶为双翘脊重檐歇山顶,脊尾呈燕尾式,屋面铺绿色琉璃瓦。山墙及屋檐下作闽南传统的灰雕泥塑及木雕垂花装饰。一层入口门厅矗立着4根西式廊柱,廊后为花岗岩砌筑的三开间厅堂,立面套嵌精雕细凿的辉绿岩“门贴脸”,厅堂设三道紫红色对开大门。礼堂为单层,屋顶为西式双坡顶,屋顶铺红色机平瓦。该建筑群系嘉庚建筑的精品和代表作,也是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又有秀美的一面!

嘉庚楼群

在2001年落成的嘉庚楼群,是厦门大学嘉庚风格的新的标志性建筑。嘉庚楼群秉承嘉庚建筑的“一主四从”传统布局,在校园中心沿南北向成线性展开。主、从楼高低错落,空间上以一高四低取得群体均衡。楼群东侧略呈弧形,面向中心广场,前方是开阔的芙蓉湖,从规模及高度上成为校园的主体楼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