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古寨位于贵州省荔波县瑶山瑶族乡拉片村、菇类村境内,是贵州唯一的白裤瑶聚居村落,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中国陀螺之乡。


全村寨居住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族群之一:白裤瑶,这个族群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也被称为东方印第安人。白裤瑶村寨有百年禾仓建筑群和独特神奇的民俗民风,也是少数民族中可持枪部落之一。


瑶族是我国南方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长期“倚山而居”、“吃尽一山则他迁”,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格局。瑶山以白裤瑶民族文化为核心,保存了迁徙历史、服饰、建筑及祭祀习俗,其猴鼓舞、瑶王宴、铜鼓文化等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荔波几大世居民族等民间传说中,都有同一种说法——“先瑶后朝”。 仍然有人将瑶族称呼为“瑶大爷”,这与“先有瑶后有朝”有一定的关联。在明洪武十七年置荔波县时,境内以“瑶”(尧)“洞”命名的地方非常之多。更有文书记载:“县自洪武,人民安乐,惟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由此可见,瑶族定居荔波迄今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也足以说明瑶族是开拓荔波的最早民族之一。

禾仓是瑶山古寨标志性的历史古建筑,有的禾仓已存在上百年。禾仓建筑独特,用四柱支撑,上层垫以木板,周围用竹篱笆围成圆形,顶上盖以毛糙,这些禾仓里面用来存放粮食和贵重物品,具有防潮、防盗、防鼠的功能。禾仓下面通常会放置一些生产工具,或者供寨上的人们聚会聊天。


瑶王府是瑶王及瑶族长老以火塘形式,不分贵贱议事的地方,其独特的两层楼的园型古建筑,一楼用来惩罚违反族规、触犯寨规的人;二楼是瑶王议事的场所,也用于宣布族内重大事项的地点。


打陀螺是白裤瑶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瑶山民间陀螺竞技活动已是贵州重点发展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瑶山也被誉为“中国陀螺冠军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