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

红岩村原名红岩嘴,红岩革命纪念馆,位于沙坪坝区化龙桥红岩村13号。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全馆包括红岩村13号、曾家岩50号、桂园、《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等革命纪念地,以主馆设在红岩村而得名。

明教寺

“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这是唐代吴资的诗句。教弩台建于三国时代,魏将张辽在此屯兵,教强弩500人抗击东吴水师。6世纪初南朝肖梁时,在教弩台废墟上兴建铁佛寺,唐代重建,定名明教院,明朝以后改称明教寺。现在的大殿和后殿为清光绪11年太平天国遗老袁宏谟(法名通元)募化建造。

黄山温泉

位于紫云峰下,自唐代开发,已经享誉千年。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沐浴,须发尽黑,返老还童。水温常年42摄氏度左右,可饮、可浴、可医,“饱浴之忽饥,醉浴之忽醒,郁浴之忽舒,昏浴之日月开朗,劳浴之营味安和”,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的四绝之一。

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

郑州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其中塔基座为3层,塔身为11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顶角为仿古挑角飞檐,绿色琉璃瓦覆顶。塔顶建有钟楼,六面直径2.7米的大钟,整点报时演奏《东方红》乐曲。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塔平面为东西相连的两个五边形,从东西方向看为单塔,从南北方向看则为双塔。二七纪念塔现名为二七纪念馆。

关林

关林相传为埋葬三国时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南7公里的关林镇。明万历年间始建庙、植松。清乾隆时又加以扩建,形成现今的规模。关林总面积约百亩左右,古柏苍郁,殿宇堂皇,隆冢巨碑,气象幽然,为洛阳市著名的古建筑及游览胜地。

王城公园

王城公园位于洛阳市中心,王城公园始建于1955年,因修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公园占地约39.77公顷,坐落在洛阳市中州路北侧,洛阳博物馆西的东周王城遗址上。地跨涧河两岸,中间仿玉拱桥相连,占地一千零八十亩,是全国唯一的遗址公园,也是洛阳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为河南省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洛阳植物园

洛阳植物园位于洛阳市涧区南昌路与长江路叉点。原为隋代皇家园林“西苑”的旧址。是一座以栽培海内外植物名品为主,又有园林风光的古典式公园。占地200 亩,园内植物共1500多种,分类种植,并按地立条件,生态习性,使其机会组合,树花并茂,相映成趣。植物园的仿古殿门,古雅庄重,门额上有廖承志亲书的 “洛阳植物园”五大字。

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河南洛阳东12公里处,建于公元68年,是中国最早的佛寺,尊为佛教“祖庭”和“释源”。汉明帝派使臣到现在的阿富汗一带取得佛经、佛像,传旨修建寺院,因为佛经、佛像均由白马驮来,所以取名白马寺。也是官府建造的第一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昆卢阁依次排列。

龙门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城南13公里伊河两岸,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北宋营造,有窟龛2345多个,造像10万多个,佛塔40多个,题记碑刻2800多块。“龙门12品”为珍贵的魏碑书法艺术精品。

野三坡

野三坡位于河北涞水县境内,距北京100公里,总面积460平方公里,分6个景区:百里峡自然风景游览区,佛洞塔奇泉怪洞游览区,龙门峡长城文物保护区,金华山寻奇狩猎游览区,白草畔原始森林保护区,拒马河疗养避暑游乐区,共有68个景点,突出“野”的特点,野山、野景、野味、野舍、野趣,回归原始,回归自然。

隆兴寺

隆兴寺位于石家庄市北15公里的正定城内,是保存较好、规模较大、历史较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始建于隋开皇6年(586年),原名龙藏寺,唐代更名龙兴寺,宋开宝4年(971年),太祖赵匡胤下令扩建,并在寺内铸高21.3米的观音菩萨铜像一尊,清康熙年间,再次大规模维修,并改名隆兴寺。寺院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慈氏阁、大悲阁、弥陀殿等,建筑风格和布局保持宋代特点。大悲阁两侧石碑较多,其中隋龙藏寺碑是国内现存著名楷书碑刻之一,抒发遒丽宽博,开唐楷之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