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山塔林

在北京几十年了,听说过没去过的地方还有很多,银山塔林就是之一。

银山塔林(南)
银山塔林(北)

银山因“冰雪层积,色白如银”而得名,又因“麓有石崖,皆成黑色”,故称“铁壁银山”,明代曾列为“燕平八景”之一。唐代时,有僧人在银山一带隐居建寺,使得银山成为幽州最大的寺院所在地之一。金天会三年(1125年)时,该地始建大延圣寺(即延寿寺),至大定六年(1166年)当地已有五百余名僧尼。除去大延圣寺外,周围还有铁壁寺、松棚庵、清凉庵等七十二座茅庵,以及大量的僧尼舍。这些高僧、和尚、尼姑等死后就在此修造灵塔。此外,辽、金、元、明各个时期的高僧、和尚及尼姑的灵塔也大量散布于银山各处。明正统二年(1437年)司礼太监吴亮重修,敕名法华寺。

法华禅寺复原图(网图)

银山在鼎盛时期最多有72座草庵,也因此一度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胜地,与江苏镇江的金山并称“南金北银”,而山上的墓塔之多也使得民间传有“卢沟桥狮子数不清,银山佛塔数不尽”的说法。明代以后,银山诸多寺院逐渐衰败,清代时周边寺院还曾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有过修葺,至民国年间塔林已经因为年久失修而出现大批自然损毁。1941年,日军在围攻八路军的平北根据地时拆除了法华寺及其周边寺庙,并对塔林进行了大规模破坏,在这次破坏之后仅剩辽金时期的5座大塔和元明清时期的十几座小塔。

银山塔林
银山塔林

这里保存的几座大型墓塔全部是密檐式结构,是北京地区保存最好、最为集中的密檐式塔群。有六角形和八角形两种,都是仿木结构的密檐式砖塔。塔身自下而上逐层递减,塔的高度不等,最高的佛觉禅师塔高22.8米。造型最为精美的是懿行大师塔,是典型的金代作品。

银山塔林(网图)

5座金代的密檐式墓塔位于法华寺遗址内,以梅花形排列,正中心一座是佛觉塔,西南侧为懿行塔,东南侧为晦堂塔,西北侧为圆通塔,东北侧为虚静塔。此外有一座元代的无铭文密檐式塔位于法华寺遗址东侧,一座无铭文覆钵密檐式塔位于法华寺遗址西南侧,而在周边山麓中则分布有11座元明时期的覆钵式塔。

佛觉塔

佛觉塔全称祐国佛觉大禅师舍利塔,位于法华禅寺院内五座墓塔中央。密檐式砖塔,共十三层檐,平面为八边形。塔身部分为实心结构,其檐下部分前、后、左、右四壁各雕假券门,券面砖上分别雕刻成对的飞天、龙凤、花卉等图案。拱券的下部各雕两扇四抹槅扇门。南面的券门在券面砖与槅扇门之间嵌有白石塔铭,篆刻“故祐国佛觉大祥师塔”。塔的其余四面各雕假菱花格窗。各面之间的转角处分别雕以塔柱。顶为攒尖式,刹座之上存仰莲两层及砖雕火珠。现存塔刹火焰宝珠以下部分。

晦堂塔
晦堂塔

晦堂塔全称晦堂祐国佛觉大禅师舍利塔,密檐式砖塔,现存部分形制同佛觉塔。白石塔铭上篆刻“晦堂祐国佛觉大禅师塔”。

懿行塔
懿行塔
懿行塔

懿行塔全称懿行大师舍利塔,密檐式砖塔,其平面形状、结构及出檐层数同佛觉塔和晦堂塔。塔的砖雕图案精细美观,塔基束腰壶门内雕有带铃的狮首,重台钩栏大小华版上雕有各式花卉和卷草图案等。塔身转角处雕为圆柱,东、西、北三面雕刻飞天的假券门洞内雕刻佛像也与前述两塔不同。该塔南面的假券门洞内有白石铭,篆刻“故懿行大师塔”六字。现存塔刹石刻宝珠以下部分,塔刹部位砖刻的火焰宝珠、仰月保存完好。

圆通塔和虚静塔
虚静塔

虚静塔全称虚静禅师舍利塔,密檐式砖塔,七层檐,平面为六边形。砖雕须弥座的雕饰较为简单,第一层塔身仅南北两面设假券门,余四面雕假窗。其中南面假券洞内嵌有石铭,篆刻“故虚静禅师实公灵塔”“大安元年元月二十二日功毕”等字,两券券面砖均雕花卉。

圆通塔

圆通塔全称圆通大禅师舍利塔,密檐式砖塔,塔形制基本同虚静塔,但细部装饰稍有不同。塔基束腰部位均用素砖垒砌,塔身假券门券面砖则南雕飞天、北雕花卉。南面的假券洞内嵌白石铭,篆刻“圆通大禅师善公灵塔”等字。

覆钵式塔

无铭密檐式塔位于法华禅寺址东侧。塔身已不完整,塔的平面呈六边形。塔基,塔身雕饰略似前述各塔,但自第一层塔身而上,每面塔身、塔檐均呈向内弯曲的弧线,样式特殊。各层檐面之下也均以素砖叠涩挑出,顶部不覆瓦。

覆钵式塔

无铭覆钵密檐式塔位于法华禅寺址西南。塔平面为六角形。基座、塔身略同前述各塔,但基座束腰处雕有金刚力士像则又不同前述各塔。塔身以上部位有檐三层,均作冰盘檐式,顶作叠涩式。再上依次为覆钵体、塔刹座和相轮。

北京银山塔林
密檐式塔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