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酒泉胜迹

酒泉市,古称肃州,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

西汉酒泉胜迹

泉湖公园,这座现已更名为“西汉酒泉胜迹”的公园,是中国历史上自建的第一座公园,也是河西走廊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汉式园林。西汉酒泉胜迹已有2000多年历史。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和当时驻英公使建议,左宗棠决定对酒泉城内破败不堪的一处园林进行重修,用200两养廉银修建而成,以供战乱后的民众休养生息。1879年公园建成,左宗棠向百姓公告,在农历节日等一些特定的节庆假日向公众免费开放。

西汉酒泉胜迹

花岗岩雕成的大酒樽,正面镌刻着李白的《月下独酌》诗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西汉酒泉胜迹

左宗棠修造的月洞门前,门上有左氏题写的楹联和匾额,其联为:“甘或如醴,澹或如水;有则学佛,无则学仙。”其匾额是“饮之令人寿”。

酒泉,远方三组雕像,后面两组分别是“出征”和“鏖战”,靠前的是“庆功”

酒泉,因传说泉中有金,故又名“金泉”。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与匈奴打了一场著名的河西之战,大获全胜,武帝从长安赐御酒一坛犒劳征霍去病将军,霍将军认为功劳属于全军将士,于是将酒倒入泉中,与将士取而共饮,“酒泉”的美名便传承至今,成为2000多年来酒泉地方文化的核心和载体。

“左公柳”和碑亭

碑亭内石碑上有清代肃州兵备使者陆廷栋于宣统三年题写的“西汉酒泉胜迹”。碑亭匾额“可酌”,意思是酒泉泉水甘冽醉人,完全可以当美酒畅饮。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著名的儒将。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的偏爱。左宗柳,又称“左柳”,“左公柳”。光绪六年(1875)5月,左宗棠任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率领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意在于,一是巩固路基,二是防风固沙,三是限戎马之足,四是利行人遮凉,凡他所到之处,都要动员军民植树造林,并且制定保护树林的措施,严加执行。这些柳树,后世称“左宗柳”。

西汉酒泉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