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铁狮子,又名镇海吼,和定州开元寺塔、正定县隆兴寺菩萨像以及赵县赵州桥并称为河北古代四宝。

铁狮现实际身长为6.264米,体宽为2.981米,通高为5.47米,腹部中空,重32吨,估测其始建时重量在40吨以上。狮身原有多处铭文,但多已漫漶不清。抗日战争时期,铁狮下颌被砸掉,碎块佚失。沧州铁狮子自1957年起屡次得到修缮,但历次修缮均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些新问题都加重了铁狮的损毁。

铁狮头部向南并上昂,嘴部大张,头上有波浪形毛发,四肢叉开,背部背有一个巨大的铁盆,前胸和臀部有束带,前胸带的两端分垂于肩部,臀部带垂于胯部。头顶及脖子下方各有铭文“狮子王”,脖子右侧及牙边有铭文“大周广顺三年铸”,左侧肋部有铭文“山东李云造”,腹内有疑似金刚经的铭文。

根据铁狮子脖子右侧及牙边原有的铭文记载,这座铁狮子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953年)。关于这座铁狮的具体用途,比较常见的共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这座铁狮子是后周世宗北伐期间发动罪犯服繇役铸造,用以镇城的;另一种说法认为铁狮子是用于镇海的,故而得别名“镇海吼”;还有一种说法根据铁狮腹腔内的疑似金刚经经文和背上的形似莲盆的盆状物,认为铁狮子原应为一座寺庙的附属建筑,背上原应有文殊菩萨的造像,而与其相对的应有一尊白象和普贤菩萨的造像。

传说古时沧州是一块风景优美、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有一年谷子黄梢,棒子苍皮的时候,一条恶龙兴妖作怪,卷着海浪直扑沧州城。此时,人们听到一声像山崩地裂一样的怒吼,只见一头雄狮,从海边一跃而起,冲向大海,直取恶龙,逼着恶龙收回了淹没沧州的海水。人们为了感谢为民除害的雄狮,就请一位叫李云的打铁名匠,带领着九九八十一个手艺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吨钢铁,铸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在当年雄狮跃起的地方,铸成了这尊雄伟的铁狮子,后来人们又把这尊铁狮子叫做“镇海吼”。
沧州铁狮子是中国现存年代最久、形体最大的铸铁狮子。铁狮采用分截叠铸法浇铸而成,根据狮身上的痕迹可知,每片浇筑用的泥范宽35至45厘米,高20至25厘米,总共使用了约500块泥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