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一天说说规矩

看了《老炮儿》,仅仅从电影艺术和演员演技看,也确实是不错的电影,但是2个小时多还是有剪辑的余地。从故事角度看,也已经有很多细思恐极的分析了。我觉得这个故事中核心的就是,老北京话是“理儿”,普通话是”规矩“,混江湖要讲——规矩,而江湖规矩的基础是做人的规矩!所以,这部电影在这个缺少规矩的时期出现,有这么多的讨论是必然的。

从影片开始到最后,老炮儿们都讲的是规矩,做贼该有贼的规矩,问路该有问路的规矩,城管该有城管的规矩,小贩该有小贩的规矩,父子该有父子的规矩,夫妻该有夫妻的规矩,交友该有交友的规矩,茬架该有茬架的规矩,当然,侠义其实也是一种规矩。虽然有些事情看着也是矛盾的,那是在老炮儿眼里,讲规矩比法要有用,所以以为自己的规矩就是江湖规矩了,于是有的时候守着规矩,有的时候也可以犯着规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江湖,老炮儿们还记得江湖规矩的基础是要有做人的起码规矩——仁、信、理、义,这样才能有对人对己的尊重而言,这个应该是说得通的。

而冲突的另一方,从理论上讲,权富贵们也应该有规矩,生瓜蛋子们也要有规矩,可是在现实中,这些人是不守规矩的,犯事的权贵们是无视自己定下的规矩,生瓜蛋子们是在打破传统的规矩,他们在建立自己的江湖规矩,而且这个过程中,消磨了做人的起码规矩。

于是,这几年突然间发现,以前接受的教育,树立的三观都瞬间恍惚了,忽然成了一个缺少规矩的时期。自然界的规矩是自然规律,被破坏了就有生存危机,江湖中的无规矩派成了强势,当然,其实是彼规矩非此规矩了,老炮儿们也都一样,面临的是生存危机。所谓礼崩乐坏,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忽然间就联想到了互联网江湖。

国内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不外乎还是概念炒作,从上世纪开始的,哪个不是互联网+。在国内,先不说信用基因的问题,一个是准入门槛的高度,一个是预见性的缺乏导致规矩的滞后,所以才会有让互联网+降低了传统行业的准入门槛,比如商业、金融、教育、出租车、旅游、招聘、医疗等等,甚至还在某些时段脱离了监管,也就是所谓的“不犯法”擦边球,当然也有直接来“破坏”规矩的,例如出租车行业的搅局,破坏的就是“不挑活、不拒载、不议价”的规矩。所以,这就成了大部分人看不到的机会,循规蹈矩的做不了,自是清高的也做不了。

互联网,从开放、共享起家,能有规矩吗?既然是人玩的地方,那也肯定是有规矩的,虽然不能用传统的行业规矩去硬套,虽然有些地方看似还没有规矩,但是慢慢地,这里的玩家们还是会有规矩的,而基础还是要回到做人的起码规矩上。

现在,有些互联网江湖人士说的是做人要有仁有信有理有义,做的却可以不仁不义无理无信,并且就此成了势,然后还高抬自己,还以为自己的规矩就成了江湖规矩,毁了更多人的做人规矩。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规矩,现实社会如此,虚拟社会亦如此。虽然仍然是适者生存,但是在不断的冲突中,江湖规矩是可以进化的,而做人的起码规矩应该是传承的,否则,坏了做人的起码规矩,就是人类的生存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