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驼山石窟

驼山石窟,仅存五座洞窟和一处摩崖造像,造像638尊,为国内东部规模最大、最完整的石窟造像。

驼山俯瞰

驼山位于山东省青州市,因山形似驼而得名。山上风景秀丽,松柏葱郁,“驼岭千寻”为古青州八景之一。

第1窟

驼山石窟第1窟开凿于初唐(618~712年),为平面呈长方形之平顶窟。窟外有建筑遗迹,窟内寬1.83米,高1.7米,进深3.1米。正壁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佛螺发高肉髻,面相丰满,着袒右袈裟,衣纹贴体,宽肩细腰;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跌坐,裙摆较短,呈倒“山”字形悬于座前。

第1窟
第1窟

佛两侧弟子一老一少,老者表现得较为沧桑,少者则较为纯真,两侧菩萨身躯微扭,身体呈现出优美的曲线。窟口内侧雕二菩萨二力士像。窟内左、右壁后代补凿四小龛,多系武周长安年间(701~704年)的作品。

第2窟

第2窟为方形平顶窟,敞口,窟外上方有圆孔和沟槽痕迹,窟前有圆形柱洞,可见窟外原建有窟檐。窟内宽2.93米,高3.3米,进深2.85米。三壁设坛,坛上雕一佛二菩萨。

佛面部丰圆,身躯健壮结实,身着钩组式袈裟,衣纹极为简洁,袈裟上绘方格,左手做与愿印,右手做施无畏印,结跏趺坐,座前所悬下摆较短。两侧胁侍菩萨面部丰盈,直立于左右两壁坛上,身躯呈直简形,腹部微有起伏;头戴有复杂花纹图案的宝冠,上身绕帔帛,斜披璎珞,下着长裙。在两菩萨侧面有“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名号题记。其中佛左侧观世音菩萨宝冠前有化佛,左手举于胸前,右手下垂执帔帛。右侧大势至菩萨宝冠前部饰宝瓶,双手合十。菩萨眉毛、眼睛及嘴唇处用线柔和,雕刻极为精美,讲究线条转折时的节奏和韵律,同时通过线条的细微转折变化。显示出人物面部肌肉起伏和结构的特征。

根据菩萨宝冠上化佛、宝瓶的装饰,可以判断该窟造像表现的是无量寿佛、观世音和大势至西方三圣组合。两菩萨外侧壁面上另雕有两身力士像。窟内周壁凿有千佛及立佛等。主尊头顶上部有开皇十年(590年)字样,同时从造像风格及雕凿手法上看,该窟应凿于隋代(581~618年)。

第3窟

第3窟为驼山石窟中规模最大、开凿年代最早的一个窟。窟内主佛座前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题记。依据平桑公韦操任青州总管的时间及乐安郡废弃的时间,推测第3窟的开凿时间约在隋开皇元年至三年(581~583年)之间。窟顶有双层飞檐的沟槽,窟前9米处有柱洞遗迹,证明窟前原有较大的建筑。该窟是在倾斜的岩面向内凿进,在窟前形成甬道,窟内平面呈椭圆形,窟口微收,无门。该窟为一大像窟,窟内宽5.4米,高6.72米,进深2.85米,正壁高坛上雕一佛二菩萨。

佛头顶螺发,肉髻低平,面部丰圆,额有白毫,眉如弯月,嘴角微微上翘;头部偏大,身体丰壮,呈直简形,内着僧衹支,腰部束带,外着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极简,悬于座前的下摆较短;右手做施无畏印,左手做与愿印,结跏跌坐。佛左侧观世音菩萨头戴饰化佛的宝冠,右侧大势至菩萨头戴刻宝瓶的宝冠,此外佛座下有“无量寿”刻铭,故可推断该窟造像表现的是无量寿佛、观世音及大势至西方三圣组合。除三尊造像外,窟内周壁刻满千佛。

第4窟

第4窟为开凿于隋末唐初的平顶小型窟,造像风化严重。

第5窟

第5窟同样风化严重,虽然没有开窟题记,但从造像风格中大致判定应为隋代遗存。

崖壁造像

驼山石窟造像题材多为西方的三圣像,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其次是千佛像、力士像、飞天像及较小的供养人像等。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

驼山石窟第一大特色就是其展示了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在石窟中我们可以看到波斯人的模样;第二大特色就在于呈现了隋唐时期造像的艺术;第三大特色在于佛道共存的宗教文化。

驼山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