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足石刻——南山

南山,古称广华山,树木葱蓊,风景幽丽,素有“南山翠屏”的美誉。

南山石刻
南山石刻

南山石窟开凿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造像崖面长80余米、高3—10米,通编为15号,明清有增补。主要有真武大帝龛、后土圣母龛、三清洞、龙洞等道教造像题材。是中国南宋时期雕刻最精美、神系最完备的道教造像群。

南山石刻,真武窟
南山石刻,真武窟

真武窟。宋刻,高2.35米,宽2.75米,深1.65米,后壁为真武大帝坐像,左脚踏鬼,右脚踩象,形象庄严。窟顶有一太极图。

南山石刻,三清洞
南山石刻,三清洞
南山石刻,三清洞
南山石刻,三清洞
南山石刻,三清洞

三清古洞共刻像421身,窟内平面成“回”字形,排列了从道教“三清六御”到三百六十天尊的完备神仙序列,生动地反映了公元12世纪道教己由早期的老君、“三官”崇拜演变为神系、神阶明确的“三清”、“六御”信仰的历史事实。在中国宋代道教石窟中,此窟是最完备而有系统的反映宋代道教神系的实物资料,是全国道教造像的珍品,也是研究道教史和道教造像艺术珍贵的实物资料。

南山石刻,圣母龛
南山石刻,圣母龛

圣母龛。宋刻,高3.15米,宽2.75米,深1.63米,正壁刻后土三圣母,头顶悬八角形华盖,梳高髻,戴孔雀金钗,面容慈祥,身着宽袖华服,双手捧物,足蹬朝靴;端坐于龙头靠椅上,俨然人间贵妇。圣母像两侧,躬身直立女侍像,梳丫髻,着长服,手持龙首拂尘,神情静穆。左侧壁刻“九天监生大神”,顶盔贯甲,手持法器;尽职守护。右侧壁“九天送生夫人”,金钗霞帔,飘带飞拂,似把吉祥送至人间。此外,左侧壁外端刻戴直角幞头,身着朝服的供养人(出资镌造者)何正言及家眷,侧身礼拜。

南山石刻,龙洞

龙洞,宋刻,窟形,高5.46米,宽2.10米,深1.85米,后壁有一龙,身有鳞甲,前爪凌空,后爪蹲地,道教将龙称神龙,取其变化莫测,威武神勇;最主要的作用是助道士上天入地,沟通鬼神。

南山石刻
南山石刻
南山石刻
重庆大足石刻——南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