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梁山,为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依山为陵的建造方式。

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气势磅礴的陵园规划,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截至2013年仅开掘了五个陪葬墓,从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唐朝末年黄巢之乱,黄巢打算盗墓,于是动用了40万大军,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找到墓道口。1958年,当地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墓道口。1960年2月,「乾陵发掘委员会」在陕西成立,经初步发掘确认被炸处是地宫墓道,并准备继续发掘。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乾陵发掘计划》作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之后,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目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

沿神道向北,两旁现有华表、飞马、朱雀各1对,仗马及牵马人5对,翁仲10对(翁仲是汉以后受到草原民族影响出现在陵墓前神道两侧的石刻人像之名)。

无字碑也称为丰碑,是为武周皇帝武则天所立,与西侧唐高宗李治的述圣记碑相呼应。无字碑由一块完整的石头雕成,通高7.53米、宽为2.1米、厚1.49米,重达98.8吨。碑身上左右各雕有四条相互缠绕的螭龙,并饰以天云龙纹。碑座上刻有骏马、雄狮、云纹等。无字碑因最初碑上未刻一字而得名,对于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碑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常见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   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功德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在她统治期间国泰民安、政治清明;

•   武则天自认为罪孽深重,或对自己称帝感到愧疚;

•   武则天认为:父母恩情大似天,不能迕逆在堂前。无法言表,故为「无字碑」;

•   来自武则天的临终遗言:「己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   该碑为唐中宗李显为武则天所立,但对于是将她称为皇帝还是母后有争议,才搁置下来成了无字碑;

•   陕西文物研究所曾在考察中发现无字碑阳面刻满了长4厘米、宽5厘米的方格子,有人便认为这是当初准备用来刻字时留下的。于是有人推测,武则天已将写好的碑文交给了儿子李显,但李显对母亲废唐建周的行为不满、不想对她歌功颂德,但却也不好公开批评,于是才留下了无字碑。

唐高宗的金字《述圣纪碑》通高7.35米,边宽1.86米,座宽2.97米,总重约89.6吨。碑由顶、身、座三部分构成。其顶呈一完整的庑殿式房屋建筑模具,四檐角各雕一头顶斗拱的护法力士像;碑身由五块方石以榫卯扣接而成;座呈方形,由四块方石拼成,其正面阴线刻海石榴纹饰和瑞兽《獬豸图》。当地群众又叫“七节碑”,因此碑从上到下分为七节,七节恰好与天文上的“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相吻合,意喻高宗李治一生的文治武功犹如“七曜”照耀天下。

《述圣纪碑》碑文为武则天亲撰,中宗李显(李治与武则天第三子)书丹,全文主要论述了高宗李治的生平史略和执政时期的“文治武功”,是我国帝王陵墓唯一的一通圣功颂德碑,也是第一块帝王陵前刻字的石碑。是武则天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建筑上的一个创举,意义深远,不可低估,这通石碑,作为中宗来说,是母亲为其父撰文歌项颂德,作儿子的亲自为父书丹,而文章的载体——石碑本身的建筑及名称又独特,因此称它为唐代“三绝碑”当之无愧。

两座碑后的砖砌结构叫“阙”,是中国古代城门、宫殿或者陵园的一种标志性建筑。因通常左右各一中间有缺口而名为阙或双阙。随着历史的演变,阙由原来的单阙演变为组合的形式,逐渐形成最高等级的三出阙建筑,这种建筑在古代社会为帝王专用,地位尊崇。在唐代,阙楼最高等级即是三出阙。

左右排列当时臣服于唐朝的外国君王石像(又称蕃酋像或蕃臣像)61座,像的背面刻有国名和人名。1556年1月23日嘉靖大地震,六十一尊雕像中有六十尊被震损。截至2003年,61尊石像中已有36位石人的身份得到确认,均为唐西北地区安北、安西、北庭三个大都护府管理下的少数民族官员以及葱岭以西诸国的部落酋长,为当地有影响、有威望的少数民族人物。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永泰公主墓和章怀太子墓地宫中的壁画,历经千余年,依然栩栩如生,展现了唐朝盛世的人文特色。

李仙蕙(685年-701年10月9日),字秾辉[1],封永泰公主。唐朝时期皇族女性,唐中宗李显第七女,韦皇后所生。

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字明允,一字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也是武则天第二子。在其兄李弘死后,一度被封为太子,之后被废为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