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公主寺

公主寺始建于北魏年间,现存除毗卢殿和大雄宝殿为明弘治年间(1488-1515年)的遗构,其余皆为清代(1616~1911年)所建。

公主寺前影壁

据《繁峙县志》卷二载:“后魏诚信公主建,唐唯德禅师重修。”可知公主寺始建于北魏,为北魏文成帝(452-465年)第四女诚信公主始建,故称公主寺。北魏诚信公主曾在此出家,后毁于兵火。唐代有一尼姑来到此地,在遗址地下掘得尺璧,献给武则天,武则天敕令于此处重建公主寺。今公主寺旁边还有一座小寺叫附马庙,民间传说是诚信公主的丈夫出家修行的地方。

公主寺

公主寺前较为开阔,走入山门,正面是过殿,左右各修一个小院,每个小院里坐南朝北各建有一座戏台。

东院戏台

公主寺其中较有价值的是建于明代的过殿和大雄宝殿,过殿内保存有200余平方米的明代壁画,大雄宝殿内有明代壁画90余平方米,其水陆壁画与永乐宫水陆壁画并称「南北双珠」。

西院戏台

过殿为明代建筑,正德元年(1506年)重修,中间为毗卢佛结跏趺坐于台上,身侧立大梵天和帝释,其后方塑足踏莲子观音菩萨像,其左右两边放置了尺寸不大的善财童子与龙女,应当是后世塑造,并非明代的。塑像上方皆为悬塑,有山水人物、亭台楼榭,形态逼真、色彩鲜明。过殿内东西壁砌有高约90厘米的长坛,坛上分塑十八罗汉悬塑,山云气象恢宏卓绝。

毗卢佛,彩塑悬塑

大雄宝殿水陆壁画绘制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由东壁、西壁、南壁东西次间和北壁五幅组成,以佛、仙、道、鬼神为主题,绘有480多个神邸、人鬼,大者1米,小者60厘米,以水陆壁画中惯用的“攒三聚五”法描绘,各色人物三五成群、疏密相间,既自成体系,又彼此联系,阵容强大,线条流畅,参差有序,将儒释道三教融为一体,构成了诸仙礼佛、众神赴会的宏大场面。

十八罗汉,彩塑悬塑

东壁以卢舍那佛为中心,据说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结跏跃坐于莲台,袒胸披赤。四大菩萨分列左右,周围环绕天王、金刚、帝释梵天等神袛形象。画面颜色以红绿两色为主,其中全身为红色的文殊菩萨最为显眼。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公主寺为北台古寺,凸显文殊菩萨也在情理之中。神奇的是,在众多佛教菩萨和道教神仙汇集的画面里,有一个人背向大殿,面向佛祖,虔诚跪拜。据说,此人是得道高僧,也是画中唯一的人。

十八罗汉,彩塑悬塑

西壁呈“凸”字形,以弥勒佛为中心,与卢舍那佛对称,身体庞大,袒肩露胸,大肚子滚圆突出,腰部青紫色内衣在下腹部打结,左手搭在膝盖上,右手作触地印,只露出半只脚。上方第一和第二层的前半部分,属于华严体系中的诸多菩萨。第二层后半部分,佛左侧以地藏菩萨为首,引领十八典狱众,还有第三层后半部分的地狱道鬼神、亡魂等赴会。墙壁两侧还绘有星宿神、三官神等道教神袛赴会。主佛两边绘制着菩萨、罗汉、金刚等诸神礼佛、群仙赴会的壮观场面。

足踏莲子观音,彩塑悬塑

南壁是儒道佛人物中的鬼神,被门分割成东次间和西次间。东次间共绘四层,共15组60身,与之相对的西次间,共绘四层,17组65身,均是采用层层排列、三五成群的组合。

彩绘斗拱

北壁壁画漫漶严重,分三部分,共绘11组17身。其画面东西两部分对称,中间部分为《六子闹弥勒图像》,东西两边各绘制五大明王,以大肚弥勒佛为中心。

公主寺

公主寺明代彩塑、大面积壁画和悬塑,皆是明代中期的艺术瑰宝。所有塑像的彩绘和壁画的珠冠、法器、盔甲、兵器、衣褶等均采用沥粉贴金,壁画笔工彩重,笔法极其细腻,着笔处工稳谨严,须发之间毫发入微,用色极丰,刻画人物姿态各异,造型特异、笔意双绝,堪称“山西明代寺院壁画的顶峰之作”。

大雄宝殿

水陆画起源于三国时期,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用绘画。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

壁画所用颜料多以矿物颜料及金属颜料为主,如石青、石绿、赭石、雄黄、泥金、朱砂、靛青等。虽历经岁月,若无外力破坏,会经久不衰、其色如初。李仲明在其《营造法式》书中对沥粉的用法做如下说明:「用土粉为基料,砸碎、细研、过筛,加胶水搅拌成均匀的粥状,然后装入特制的粉囊,通过粉尖挤出,如笔勾线一样在画面施彩。」

公主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