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水陆庵

水陆庵位于中国陕西省蓝田县,原为悟真寺北普陀蓝渚庵内的水陆殿。三面环水,形似孤岛,有青山耸立,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蓝田水陆庵
水陆庵外香火旺盛

《蓝田县志》载,悟真寺始建于隋,时称“竹林寺”,本为六朝古刹,传说是佛弟子迦叶坐化之处,北宋改称“崇法寺”,隋时即在此设水陆道场作为将士亡魂作超度法事之用,至唐时已发展为可容千人僧侣的著名大寺。水陆庵原是悟真寺的水陆殿,是当时举行“水陆大斋”“水陆道场”的重要场所,至宋以后渐次衰败,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至隆庆元年(1567),秦王朱怀埢用了近5年的时间,大动土木修葺庙宇,精雕细刻重整壁塑,并把水陆庵奉为家祀佛堂,经常随同其母亲到此烧香礼佛,后因其母去世,为了纪念母亲,将水陆殿改名为水陆庵。

大唐故大福和尚碑,记载着大福和尚的生平事迹
一尊石佛碑,背面有碑文

水陆庵坐西朝东,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中殿和大殿等。大殿内有塑像3700余尊,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多的彩塑群,充分表达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被喻为“壁塑瑰宝”。敦煌学专家樊锦诗说:水陆庵真是一个小敦煌。这可能也是号称“中国的第二个敦煌”的由来。

释迦牟尼像
阿弥陀佛像

水陆庵彩色壁塑分为南北山墙,殿中正隔间两壁及两檐墙四部分。进入大殿迎门,中隔壁分为3个区间:中隔正壁间,塑释迦、药师、阿弥陀佛,均端坐须弥座上。释迦牟尼佛左右侍立着迹叶、阿难。药师、阿弥陀两佛左右侧,也各有协侍侍立,均五指合十。较为突出的是三尊佛像均有金碧辉煌的背光。释迦的背光上有四佛、八大菩萨、四大金刚、八部护法等。药师佛的背光上中为药师佛,左右各为日光、月光二菩萨。阿弥陀佛身后的背光则有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左为观世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另外尚有象征西方极乐世界的庞大的伎乐队伍。

楼阁二层为佛降生
五百罗汉渡海上方是佛涅槃
前排二十四诸天后是五百罗汉渡海,上方是抄经结集
五百罗汉渡海上方是抄经结集
五百罗汉渡海上方是写经布道
五百罗汉渡海上方是写经布道
五百罗汉渡海上方是写经布道

大殿内南北墙上的泥塑采用连环画的形式,演绎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传略故事,有山水桥梁、园林瀑布、亭台楼阁、殿宇宝塔等建筑,有诸佛菩萨、二十四诸天、五百罗汉过海、千人听经图、释迦牟尼涅槃等塑像,还有鸟、兽、麒麟等,整体布局严整,极为精彩,充分显示了古代匠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艺。

壁塑前方二十四诸天神将,取八大明王造像变身,有着不同的神态,各个威武
东前檐墙北稍间西壁毗卢遮那佛像,上方道(老子李耳)、释(释迦摩尼)、儒(孔子),表现三教合一

毗卢遮那佛,头顶伞状华盖,高肉髻,螺发,额头正中有圆形白毫,前露摩尼宝珠,白色,有圆形头光,绿色,椭圆形身光,红色。毗卢遮那佛两眼微闭,目光朝下,嘴巴紧闭,嘴角有蝌蚪状胡须。着通肩袈裟,其上以祥云纹、龙纹和莲花纹装饰,持说法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仰覆莲分两层,每个莲瓣都有莲花、牡丹、宝相花及卷草等图案装饰。座下为二力士抬束腰金刚座,左侧力士老者状,头束发,似戴帽,两目圆瞪,横眉倒竖,下颚处有络腮胡须,身材魁梧,上身赤裸,下着灯笼裤。左手戴臂钏和手镯,手臂伸展,手掌朝上托宝座,右手抚在蜷曲的右腿之上。力士左腿戴脚环,跣足,小腿肚肌肉迸出,坚实地踩在地面上。右腿踏地,蹲坐状,身体的重心都似乎压在了右腿上。右侧力士圆脸,两目圆瞪,头发非常旺盛,束矮平双丫髻,戴耳铛,身材魁梧,上身着铠甲,身后披环带,下穿灯笼裤,戴脚环,跣足。力士身体粗壮,呈蹲坐姿,左手戴手镯,撑在左腿上;右手戴臂钏和手镯,手掌向上托着金刚座,右腿前伸,脚后跟着地,小腿肚上肌肉迸出。其所抬举的金刚座,第一、第二层镂空,装饰卷草、龙纹、花卉等图案,第三层平面浮塑牡丹、卷草等图案。

东前檐墙南稍间西壁卢舍那佛像

卢舍那佛,高肉髻,螺发,头顶华盖,有绿色圆形头光,未有背光,额头正中有圆形白毫,前露摩尼宝珠,白色,两眼微下,着通肩袈裟,其上以祥云纹、龙纹和莲花纹装饰,持说法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莲花宝座装饰精美,上下共计两层,每个莲瓣都有莲花、牡丹、宝相花及卷草等图案装饰。座下为束腰金刚座,装饰卷草、龙纹、花卉等图案。

观音像
普贤菩萨像
文殊菩萨像

中隔正壁的背面塑有三大菩萨,观音高坐在龙台之上,左为文殊菩萨骑青狮,右为普贤菩萨骑白象,是宋元以后观音取代卢舍那后的华严三大士新格局。菩萨乃求无上菩提佛果的大乘修行者,梵语音译为菩提萨埵、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扶萨,意译为觉有情、道心众生,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有时也称为大士、大自在等称号。菩提即智、觉、道,萨埵为众生、有情的涵义。通俗地讲,菩萨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众生,将来必将修成佛果。在汉传佛教中,其地位仅次于佛。

中隔北壁间,正面是地藏菩萨,背墙上是地藏变

地藏菩萨音译为乞叉底孽婆,是我国非常流行的大悲菩萨之一,在释迦灭度后,弥勒佛未降世的这一段无佛期留驻人间,不入涅槃,教化六道众生。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得名“地藏”。地藏菩萨的原型可能源自印度婆罗门教的地天信仰,本为女神,与守护上方的大梵天相对,有蓄财、医疗、攘灾的功效,但在印度并没有受到民众的特别信奉,一般只出现在八大菩萨曼荼罗中,是众多菩萨中的普通一员。地藏菩萨信仰自公元三世纪中叶时开始传入我国,但迟至六世纪才成为民众普遍的信仰对象。

中隔南壁间,正面是药王菩萨,壁上则是中国历代名医像

药王菩萨与药上菩萨是兄弟俩,哥哥名叫星宿光,弟弟名叫电光明。因在过去世以各种药草供养诸比丘,故被释迦牟尼佛授记,来世将修成佛道。药王菩萨两侧各有一小殿,分别供奉药王孙思邈和神医华佗。

北壁间背面是十六臂观音像,像后壁上则是妙善公主剜眼割手为父治病的经典故事
南壁向背面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出自密教,为毗卢遮那佛的等流之身。在密教中,孔雀明王法门为四大教法之一,盛行大小二乘之间,这是密教融入水陆法会的明证。

蓝田水陆庵

最后补充说明一下,有的地方把悬塑和壁塑混为一谈,是不合适的,两者在工艺上还是有差别的。

彩塑分为壁塑、悬塑、圆塑等多种形式,壁塑又称“隐塑”或“影塑”,相传由唐代塑像大师杨惠之创立。其将绘画与雕塑、圆雕与浮雕等多种技法融为一体,是中国传统塑像工艺的精华。首先,以枝干、棍棒做成支架,后在上面捆绑木架子、棉絮或草秸秆,外敷几层粗泥、刷细泥,待彻底干燥后涂彩。在这几道工序中,支架起固定作用,是壁塑完整与坚固程度与否的关键。顾名思义,悬塑重在一个“悬”字,即悬在空中。一般按照设计布局,将塑像用铁丝或木棍悬于空中。因其不与墙壁直接接触,加之起支撑作用的铁丝或木棍承受力有限,因而,体量普遍较小。著名的有山西隰县小西天的悬塑。所以,二者在制作工艺上的区别:制作悬塑时一般不使用木架子、棉絮和草秸秆,而是直接用铁丝弯成骨架,粗泥做胎,外敷细泥,待彻底干燥后涂彩。圆塑较为常见,以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