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法门寺

法门寺,又称为法云寺、阿育王寺,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多次往来西安,一直种草,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法门寺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阿育王统一印度后为了弘扬佛法,将佛舍利分送世界各地,兴建八万四千塔。中国有十九处,法门寺为第五处,先建塔后建寺。北周以前法门寺名为“阿育王寺”,寺塔名为“阿育王塔”。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中国十九处舍利塔位置
重修的真身宝塔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北魏宗室拓跋育曾扩建法门寺。北魏时法门寺已经存在并有较大的规模。在北周武帝时大兴灭佛运动,法门寺也几乎完全被毁。隋朝建立后推崇佛教,法门寺得以重建,但未恢复到北魏时的规模。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改称“成实道场”,仁寿二年(602年)右内史李敏二次开塔瞻礼。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及举世仰望的佛教圣地。佛塔被誉为“护国真身宝塔”。

大雄宝殿

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门寺”。每30年开塔一次,将佛指舍利送至长安或洛阳由皇帝亲自供奉。唐代200多年间,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佛指舍利。法门寺经过多次修筑增建,形成了二十四院的形制。咸通十五年(874)正月四日,唐僖宗李儇最后一次送还佛骨时,按照佛教仪轨,将佛指舍利及数千件稀世珍宝一同封入塔下地宫,用唐密曼荼罗结坛供养。

明代塔顶铜塔刹

明隆庆三年(1569年),历经数百年历史的唐代四级木塔崩塌。明神宗万历七年(1579),地方绅士杨禹臣、党万良等捐资修塔,历时30年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高四十七米,极为壮观。真身宝塔几经易改,由唐的四层楼阁式塔到明朝的十三层砖塔,现如今是按坍塌前的明塔实测图施工复原,以钢筋水泥为骨架,青砖砌色而成。

法门寺地宫天井盖,就是从这里发现的地宫入口

1981年8月4日凌晨1时57分,真身宝塔的半壁在大雨中崩塌。1985年陕西省政府决定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仅存的半壁宝塔被拆除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1987年4月3日,随着法门寺封存1113年的唐代地宫大门被重新开启,4枚佛指舍利,以及消失千年的秘色瓷,来自东罗马和伊斯兰的琉璃器等2000多件唐代宫廷文物重见天日。

存放影骨舍利的宝函
存放影骨舍利的宝函
鎏金铜浮屠,通高53.5厘米,底座长宽各28厘米,二层长宽各24厘米,三层长宽各19厘米,房檐长宽各23.51厘米,重7.4千克
汉白玉阿育王塔,高78.5厘米
“蹙金绣”,就是用金丝盘结成花朵的纹式再固定到丝绸上面的一种绣法

1987年5月5日至12日地宫发掘期间共发现四枚舍利。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舍利,这三枚都属于“影骨”,和“灵骨”放置在一起是为了保护后者。“灵骨”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经专家鉴定,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放置灵骨的秘龛中两枚水晶球是佛指真身舍利的感应舍利,体现着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灵骨、影骨和感应舍利“三位一体”的佛舍利体系的特点。

鎏金迎真身银金花双轮十二环锡杖,锡杖长1.96米,重2.39公斤,用金2两,银58两,杖身4股套12个环,中饰柿蒂状忍冬花结座,上托流云仰莲,5钴杵及智慧珠
鎏金捧真身银菩萨像,通高38.5厘米,像高21厘米,重1.926千克
鎏金双鸳团花大银盘
御用金银茶具之一——茶笼,鎏金飞鸿毬路纹银笼子,直径16.2厘米,高17.53厘米
御用金银茶具之一——鎏金鸿雁纹银茶槽、茶辗子
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直径12.8厘米
象首金刚铜熏炉
象首金刚铜熏炉

目前所有的地宫文物都在法门寺旁边的法门寺博物馆展览,从疫情期间之后,地宫也暂停开放了。

石佛像
八棱净水秘色瓷瓶

秘色瓷分黄釉和青釉两种,黄釉平脱出现于盛唐,产地至今是谜;青釉在晚唐时期出现,属于越窑青瓷的一种,专为皇家烧制,数量极少。宋代以后秘色瓷烧制艺术逐渐失传,这种被唐代诗人陆龟蒙形容为“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精美瓷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以至于当后人再看到唐宋古籍中关于秘色瓷的记载时,已不知道它为何物。

盘口细颈贴塑淡黄色琉璃瓶

法门寺地宫的“衣物帐”碑上记载了对秘色瓷的明确记录——“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并在文物中找出了这13件宝贵的瓷器以及一件也被认定为是秘色瓷的八棱瓶,秘色瓷的出土破解了我国陶瓷史上的千古谜题。

玻璃茶盏和茶托

法门寺地宫是20世纪中国乃至全世界现代考古最重大的发现之一,是继半坡、秦兵马俑之后中国考古的一次重大新发现,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号称世界第九大奇迹。出土的佛祖真身舍利和大唐宝藏创造了十项世界之最。

第一最:法门寺佛指舍利,是世界上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

第二最:法门寺地宫,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第三最:地宫文物陈列方式,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唐代密宗之金胎合曼曼荼罗遗规。

第四最: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第五最:地宫出土的整套宫廷茶具,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等级最高、配套最完整的宫廷茶具。

第六最:地宫中出土的双轮十二环大锡杖,长1.96米,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体形最大、等级最高、制作最精美的佛教法器。

第七最: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并有碑文证实的秘色瓷器。

第八最:地宫中发现的700多件丝织品,几乎囊括了唐代所有的丝绸品类和丝织工艺,堪称唐代丝绸的宝库,是唐代丝绸考古的空前大发现。

第九最:盛装第四枚佛指舍利的八重宝函,是世界上发现的制作最精美、层数最多、等级最高的舍利宝函。

第十最:安奉第三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鎏金银宝函,上面錾刻金刚界四十五尊造像曼荼罗,是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密宗曼荼罗坛场。

王羲之书写“般若”门匾额

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始于2007年3月,2009年5月9日建成对外开放,占地面积达9平方公里,释迦牟尼佛指舍利供奉于景区佛光大道尽头处的合十舍利塔内。

山门广场区域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佛光门、般若门、菩提门及圆融门4部分组成,两侧有十八罗汉造像。

佛光大道,尽头是合十舍利塔
佛光大道旁的巨型菩萨造像,这是日光菩萨

佛光大道分为主道和辅道。主道上陈列的是十尊菩萨和经幢,两边黄色柱状体的就是佛教的圣物经幢,象征着佛法的智慧能够降服一切烦恼。经幢也是按照佛教的五个时期来排列的,分别为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和法华时。华严时,指的是法界之法渡大菩萨,这个时期讲求的是大乘佛法。而辅道中东西各八组景观小品。东边是佛陀胜迹,西边是法界源流。

佛光大道上的祈福廊

佛光大道北侧,是六度桥,这是修身成佛的必行之桥。“度”,梵语是“Pāramitā 波罗蜜多”,字义是“到彼岸”,就是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觉悟的彼岸。所谓六度,就是六种从烦恼到觉悟、从此岸到彼岸的方法,也就是讲人的修行方式。六度分别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智慧),每行进一次,即洗涤心灵一次。六度桥是众生由山门经由佛光大道踏上彼岸,拜见佛祖真身的必经之路。

台阶浮雕
十万人广场

过六度桥,穿过十万人广场,就到了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前(据说也是国内最丑建筑之一)。合十舍利塔的造型,为双手合十,表示了佛教的仪式特点、基本理念和人类追求和平的基本意愿。合十舍利塔塔高148米,“一”表示佛祖与众生无别,佛陀是觉悟的众生,众生是未觉的佛陀。“四”和“八”是夏历四月初八,为佛之诞生,它象征着和谐、安康、国泰民安的旷古盛世。

天王造像
弥勒造像
韦陀造像

合十舍利塔共六层,分地面及地宫部分。地宫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较古法门寺的神秘地宫大了100多倍,可容纳2000多人在其中活动。地宫内,南面供奉着四大天王、弥勒佛、韦驮菩萨,东西两面供奉着千手观音和地藏菩萨。

释迦牟尼佛造像
灵骨舍利

地宫中心,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化身佛,他的两边,侍立着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释迦牟尼佛前,有一个舍利宝函,其中莲花台上存放着世界唯一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每逢周末和法定节假日,由升降机制升起供游客观瞻。

法门寺文化景区和法门寺

其实重点文物都在法门寺旁边的法门寺博物馆,指骨舍利在合十舍利塔,如果不想走那2公里长的佛光大道,直接去法门寺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