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公园

七星公园是桂林市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因园内有七座山峰排列如天上的北斗七星而得名。七星公园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首批评定的顶级AAAA景区。

七星山在漓江东岸,由普陀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4峰与月牙山玉衡、开阳、瑶光3峰组成,海拔依次为265、255、248、245、255、241、250米,7个山尖几乎摆在一个水平上。普陀月牙,一东一西,相互连属,分布如太空北斗七星,山名以此而来。

著名景点:

月牙楼在月牙山的玉衡峰北麓。这里的素食有100多年的历史,独具一格。郭沫若1963年题诗赞美:”月牙楼是画廊楼,八面奇峰豁远眸。毋怪楼中无一画,画图难及白然优。”中午饭就是著名的“尼姑面”。

顺月牙山势南下便进入龙隐洞。洞顶上有条天然蜿蜒的龙形石槽,洞口书有“破壁而飞”四个大字,传说此处为矫龙腾空而去所留下的“神龙遗迹”,古人由此而留下“飞腾不知几千载,至今点点龙鳞开”的诗句。

三将军墓在普陀山半山腰的博望坪。1944年11月,在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桂林防卫战中,第31军参谋长吕旃蒙、防山军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第131师师长阚维雍壮烈牺牲。1946年,国民党政府建“三将军墓”以示纪念,蒋介石、李宗仁、白崇禧均有题字。1982年重修,墓地呈葫芦形,宽16米,长20米,占地320平方米。

摘星亭位于海拔248米的普陀山天玑峰顶,单檐、8柱8角,混凝土结构,长宽各5.2米,高6.5米,面积27.04平方米,建于1958年。摘星亭是七星山7座山峰唯一的高亭,立于亭上,可以旷观。东可眺尧山、天圣、屏风、猫儿山;北可望虞山、叠彩、仗波、老人诸山及清澈的漓江;西可赏象鼻、南溪诸胜,故曾有”旷观亭”之名。

栖霞寺,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高僧昙迁大和尚,隋开皇十年(587年)云游桂林,于普陀山七星岩壁题写“栖霞洞”三字(“七星岩”的别称),意思是指七星岩内钟乳石色彩缤纷,好像锦衣彩霞。自此,唐代始于山麓建有了“栖霞寺”。可惜,栖霞寺在咸丰年间毁于战乱,至光绪十八年(1872年),广西巡抚张联桂集银二千六百两,于当年三月至七月,历时五个月,将原有建筑尽悉修复,主体外围建筑也修复了浑融和尚修建的“听月亭”、“伴日亭”。浑融修建的栖霞寺,凝结着浓烈的民族气节,其“听月亭”、“伴日亭”,是各取“明”字之半,寓意期盼明朝的复兴。 1944年11月,日军侵略桂林,炮击七星岩,浑融和尚创建的栖霞寺殿宇楼堂,尽成废墟,仅残存山门。2002年9月28日,桂林栖霞寺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紧张施工,正式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仪式。现在重建的栖霞寺,包括了原来的栖霞寺和寿佛庵故址,设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阁、方丈(方丈原为禅宗寺院住持的住所,因住所的卧室,一丈见方,但容量无限,于是大家称住持所居之室为方丈,后来连住持僧也被称为“方丈”)楼、僧寮房、素食斋、佛艺店、听月亭、钟、鼓楼等,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15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采用了大气典雅的仿唐风格。天王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钟鼓楼为攒尖式建筑,大雄宝殿为单檐四阿顶庑殿式仿唐建筑,面阔五开间,进深四开间,建筑面积330平方米。

花桥在七星公园正门灵剑江与小东江汇合处,桥畔繁花似锦,小桥掩映于”满溪流水半溪花”之间,故名花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