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宝塔山

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是延安革命遗址的组成部分,也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地标。

延安宝塔山

宝塔山,古称丰林山,《隋书·地理志》:“肤施县有丰林山”(即宝塔山)。宋时叫嘉岭山,清嘉庆本《延安府志·卷八》:“肤施县城东南一百八十步有嘉岭山,山顶古塔九级,唐建”。因山上有宝塔,故通常称之为宝塔山。宝塔山位于延安城东南方,距城仅1公里之遥。山顶海拔1135.5米,为周围群山之冠。宝塔山与延安城西的凤凰山、城东北的清凉山鼎足而立,山下延河与南川河合流东去;所谓“三山鼎峙,二水合流”,就是古今文人雅士笔下的延安城的特点。

岭山寺塔
岭山寺塔

岭山寺塔,又名延安宝塔,古称丰林山塔、嘉岭山塔,建于唐代宗大历年间(766年—779年),北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重建舍利塔。金世宗大定九年(1169年),修葺古塔并作为岭山寺院标志塔。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岭山寺塔在原塔倒后重建。清代也曾多次修缮。塔高44米,塔基周长36.8米,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宝塔内辟有南北两座塔门,北门额书“俯视红尘”,南门额书“高超碧落”,北门内有阶梯,可登临塔顶。自1935年中共中央及其红军进驻延安,宝塔山开始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的象征,此形象经常在文艺作品中出现,作家贺敬之曾在其作品《回延安》中有过“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语句。陈毅元帅曾有诗云:“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延安大桥

延安宝塔的建造,虽起源于佛教,但是其地理位置的选择,恰到好处,它建在嘉岭山的子山上,其位不在山颠,却可在宝塔平台或登于塔顶九层,将延安全城一览无余、可谓欣赏延安风光的绝佳之点。宝塔山的山体特征,是南陡北缓,宝塔则巍然矗立于正中。从城中仰望宝塔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古今无数名人游览宝塔山后,都情不自禁地赋诗歌颂或丹青抒怀。明杨鼎瑞《嘉岭古塔》诗曰:“巍巍一柱壮延州,天险由来籍宗贤,夹岸长涛青草没,倚空孤剑白云连。钟声夜度三山月,岚气朝收万井烟。登眺年年人自乐,何须范老更忧先。”郭沫若在1965年也曾写下《题傅抱石画(延安画卷)八首》,其四曰:“岭头犹见塔巍峨,不拜菩萨拜荷戈。塔是人民之所造,留为纪念换山河。”1959年,延安大桥建成,延安大桥和宝塔山的组合构图,更是妙笔天成,成为延安的城徽和标志。

俯瞰延安
俯瞰延河

延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周时就是周人活动的重要地区,春秋时是白翟部落居住地。战国时代,前期属晋,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归魏,再后归于秦,秦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木境属上郡高奴县。延安地处我国版图的中心位置,历代视为“咽喉”重镇,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后期。延安正处宋、夏,(西夏,党项羌族建立的政权)冲突的前沿,成为我国北方军事重镇,所谓“五路襟喉”、“四战之地”。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西夏李元昊称帝,背叛宋庭,发动了对宋朝大规模的民族战争,历时长达80多年。当时延州正是西夏进攻的主要方向,许多名臣良将如韩琦、范仲淹、司马光、沈括等先后来延镇守经营或巡视督察(原城南门上曾有匾额,上书“韩范治所”)。嘉岭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为一城安危所系,成为守备延州的军事阵地和指挥中心,这些名臣良将在山上修城池,立鹿寨,挖堑壕,造楼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历史人文遗存。

日本工农学校旧址
日本工农学校旧址
日本工农学校旧址

日本工农学校,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41年5月15日在陕西延安宝塔山创办的一所改造日军俘虏的专门学校,共有16个窑洞和一栋不大的平房,与陕甘宁边区政府、马列学院、民族学院、新华社、解放日报社、抗日军政大学为邻,教育对象是日军俘虏和投诚的日军士兵,校长化名林哲,是日本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著名活动家野坂参三。

毛泽东题“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宝塔山摩崖石刻位于陕西省延安城内宝塔山(又名嘉岭山)下,现存9组宋代石刻。内容包括“嘉岭山”、“出将入相”、“先忧后乐”、“重岗叠翠”、“高山仰止”、“云生幽处”、“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一韩一范,泰山北半”、“嘉岭胜境称第一”等。其中“嘉岭山”3个隶书大字,宽3.37、高3.68米,系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四年(西元1044年)秋所题,字体遒劲有力,洒脱豪放,是这处摩崖石刻中的精品。

范仲淹题“嘉岭山”

宋代名臣范仲淹戍延时手书 “嘉岭山”,每字高3.68米,宽3.37米,隶体阴刻。因长期遭受风雨剥蚀,明初年,字迹已模糊不清,当时又在原有字形的基础上,向深凿刻,才得以使其存留至今。

蒋介石题“全民导师”

蒋介石题,指孙中山为全民导师,题刻时间为民国三十六年,即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时期。

胸中自有数万甲兵,书者不详
泰山北斗,一韩(韩琦)一范(范仲淹),书者不详
延安宝塔山